
发布日期:2025-05-23 11:42 点击次数:114
1951年6月4日,华川狙击战已经来到了第9天,58师根据军部命令向预备阵地转移,继续阻击北进的敌军。然58师172团6连却被留在原阵地掩护主力转移。当时6连已经在阵地坚守了5天,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敌军的数量又是我军的数倍之多,几乎所有人都认为6连的战士们将全部牺牲。但他们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歼灭了400美军后,成功归队,完美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那么,6连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1950年12月,原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因车祸去世后,李奇微被任命为新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空降朝鲜。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免职后,李又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刚到达朝鲜时,李奇微面对的是一支士气颓废,秩序混乱的部队。为了重振士气,打败中国人民志愿军,李奇微一入朝就开始对我军战术进行研究。最终根据我军后勤补给不足,只能发动礼拜攻势的特点制定了磁性战术。
1951年4月22日,为了粉碎美军从志愿军侧后方登陆,与正面部队配合将战线被推的阴谋,彭老总指挥志愿军打响了第五次战役。这次战役中,美军遵照李奇微的指示,改变了作战策略,运用磁性战术与我军玩起了你追我跑的游戏,企图在我军给养消耗殆尽后一举歼灭我军。幸亏彭老总及时发现了美军的意图,命令所有部队回撤。
展开剩余81%显然美军不会就此放弃,派出了共计2.8万人继续向北进攻。5月27日,美军以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组成的特遣队就占领了华川。华川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是向北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华川还是还是我军的后勤中心,伤员、武器、物资等都在这里集结,战略意义重大。一旦华川失守,我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为掩护主力、伤员、物资安全转移,20军副军长廖政国在未接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就命令恰好撤退到华川一带的58师立即展开部署,坚决狙击北进的联合国军,并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到6月8日,这意味着58师要在华川坚守半个月之久。58师战士在之前追击敌人时消耗了大量精力,个个疲累不已。且58师下辖的172、173、174三个团仅有9000余人,连敌军数量的1/3都不到,武器装备又落后,实力悬殊过大。即便如此,58师在接到军部命令后,还是毫不犹豫投入了战斗。
58师当时在对地形、敌人的军事部署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仓促转为防御作战,注定了此战是艰巨的。58师师长黄朝天1929年就参加了红军,身经百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战员。尽管事发突然,时间紧张,但他还是镇定自如的指挥,派出兵力占据有利位置,成功狙击了试图北进的美军特遣队。27日晚上,黄朝天又指挥一个加强连向占据华川的美军特遣队发动突袭,迫使其撤出了华川。
在美军撤离后,黄朝天立即组织人员修筑防御工事,希望利用有利的地形迟滞敌人北进的步伐。同时他还将部队分为两个梯队,以173、174两个团为第一梯队,172团为第二梯队向敌人不断进行反击。28日美军和南朝鲜主力在坦克的配合下再次进攻华川,虽然58师顽强抵抗,但华川终因寡不敌众失守。27日和28的战斗非常激烈,173团和174团均伤亡过重,甚至建制都被打散,172团被迫在29日就提前上了战场。
172团加入战斗后,黄朝天就以3个团交替作战,依托有利地形狙击敌军。他还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在夜晚发动反击,给予了敌人重创。30日晚,58师趁着夜色转移到了将军山、论味里、下好音洞一线以北阵地的继续狙击敌人。6月1日,美军再次向58师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由于美军已经调整了作战部署,连续我军又让我军不堪重负,食物、弹药严重不足,因此战况更加惨烈。
尽管如此,58师的所有官兵们仍誓死抵抗,截止到6月3日,美军仅前进4千米。4日,由于战场形势的变化,军部命令58师转移到预备阵地狙击敌人。58师一旦全部转移,美军必定趁机而上,届时,58师的处境将会十分危险,甚至将重演60军180师的惨剧,整建制被围歼。为了主力能够顺利转移,必须有部队留下掩护。碍于兵力不足与时间仓促,无法从后方抽调部队前往前线承担狙击任务,只能在前线部队中留下一支承担这个重任。
最终,这个艰巨的任务被交给了172团6连。之所以选中6连,是因为6连位于防线最中心。6连驻守在486高地,这也是我军阵地的最高峰。同时6连还要负责防御421高地和甫罗洞、巴治洞的两个高地。按照原本的作战任务,6连在4号就已经完成任务可以撤离。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6连必须再坚守4天。
接到作战任务后,6连连长立即布置任务,由3排7、9班和2排6班镇守421高地;2排4班驻守甫罗洞高地;2排5班在巴治洞高地防御,剩下的4个班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连长刚刚部署完毕,421高地就遭到了美军的猛烈进攻,经过一夜激战,到5日早晨,驻守在这里的6、7、9三个班伤亡过半。即便如此,剩下的战士们也没有后退一步,他们合编为一个班在副指导员徐邦礼的指挥下转移到486高地继续战斗。
甫罗洞和巴治洞两个高地的战况也异常惨烈,阵地在两军之间反复易主。最终由于美军增加了兵力,这两个阵地也相继失守,486高地成为了6连最后的阵地,所有的战士们也都做好了与美军决一死战的准备。美军对486阵地志在必得,6月5日下午3时,美军对486高地发动了进攻。
接连的胜利已经让美军失去了理智,仅派出了31团1连去进攻486高地。根据美军中士查尔斯的回忆他们在爬山的过程中既没有遇到我军的炮击,也没有听到枪声,他们一度认为我军已经撤出了486阵地,他们甚至将这次进攻形容为一次散步旅行。
美军的幻想很快就被击碎,我军在他们接近第一道防区时突然开枪射击,包括两名中尉排长在内的13名美军应声倒下。接替的指挥的威拉德中尉竭力稳住局面,继续带队冲锋。此时枪声消失不见,甚至美军跨过第一道放线时都没响起。美军见此再次放松了警惕,但就在他们向第二道防线冲锋,路过一片开阔地带时,手榴弹呼啸而至,当场带走了7个美军,剩下的美军们慌乱逃窜,疯狂向上级请求增援。
美军派来的增援部队是韩军第6师团,这支部队虽然是南朝鲜的王牌部队,但仅可打顺风战。他们刚到达第一道防线附近,就看到了我军发射的4枚红色照明弹,还听到了冲锋号的声音,误以为我军将要开始反击的韩军未放一枪一炮就被吓的抱头鼠窜。援军已逃,威拉德中尉只得下令所有人交替掩护撤退。但此时的美军早已乱了阵脚,根本无人听从威拉德的指挥,全都转身就跑。在美军1连逃跑时,6连还用火炮追击敌人,致使美军的更加慌乱,伤亡更大。
根据战后统计,6连在此战中共击毙美军400余人,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战后,6连被授予集体一等功。其实58师最初这个决定时,已经做好了6连全部牺牲的准备,6连对他们的命运也心知肚明。但6连战士们全部都以大局为重,在几乎明知命运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抵抗,最终浴血归来。
发布于:河北省